摘要:收入差异的产生和解决渠道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门。居民收入由劳动报酬、资产收入和其他一些收入构成,不一样的收入来源因其特质不同而对收入差异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其中,劳动报酬对居民和家庭的收入、福利水平和收入差异有较大影响;而资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与其对收入差异的贡献有关但并不同,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特定收入来源对收入差异的贡献也不同。
关键字:收入来源;收入差异;劳动报酬;资产收入。
收入差异的产生和解决渠道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门。本文对近年来海外学者对居民收入来源及其与收入差异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因为国内鲜见对居民收入差异进行收入来源分解办法的系统介绍,本文对该理论进步进行了系统回顾,并侧重剖析居民的市场收入,而没对转移性收入作进一步剖析。
1、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源构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收入的主要构成有:薪金、薪资、自营职业报酬;资产收入,包含来自投资、。
nmousewheel="return bb{$UploadDir}" border=0 src="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img/201111/2011112923404389.jpg" width=666 onload=resizepic height=401>
要点收入与个人收入分配间的关系(来源:ATKINSON,1994)。
借贷收益,土地、设施的租金和收益;其他。农业活动的自营收入与其他部门的自营收入有非常大不一样。非正式收入的影响也值得注意,尤其是在进步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由于非正式收入有各种伪装,或不合法,或未纳税、未申报,而且很难估计和测算。
收入来源剖析也是家庭经济活动参与社会经济部门活动的反映。Atkinson(1994)给出了要点收入与个人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图中生产部门在国民核算账户中划分为薪资、自营收入、收益、租金,数字为占GDP百分比,数字之和大于100%(由于税收和职业养老金是从居民收入中扣除的);下半部分是家庭可支配收入,数字为各来源占收入百分比;箭头表示相互间的关系。
2、劳动报酬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劳动报酬是大多数居民和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不同行业和部门的薪金、薪资、自营收入有非常大不一样。劳动报酬在居民总收入中的份额明显高于其他收入,对居民和家庭的收入、福利水平和收入差异也有较大影响。Gollin(2002)觉得考虑自营收入后,劳动收入占居民总收入的份额没有显著的国别差异,一般在65%左右。Daudey(2007)发现劳动收入份额与居民收入差异呈负有关。
劳动报酬同包含GDP增长、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在内的国民经济进步有关。20世纪80年代将来,发达国家常见存在着劳动收入占居民总收入份额降低的现象,Blanchard(1997)剖析觉得是劳动力市场冲击和影响所致[1]。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变化在短期内将影响劳动与资本收入的份额变化,而长期影响则非常小。
1.薪资、薪金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薪资、薪金是受雇佣领取的劳动报酬,政府政策、工会力量、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变化、国际贸易自由化、全球化等原因对此影响较大。研究发现,雇佣就业收入在家庭收入组合中的重要程度在持续降低,工薪收入分配变化一般对收入差异有要紧影响。为此,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薪资拟定,包含拟定最低薪资等,以减少薪资差异。
权力资源理论及权力格局理论倡导收入分配是社会权力关系的产物,权力资源包括工会、社会党、左派政府等。薪资集中谈判会减少薪资差异,薪资谈判体系对薪资差异有强负向影响,工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市场收入差异也较低。
不少剖析觉得贸易与收入不平等与欠发达国家的贸易对非技术工人产生不利影响有关,也由此增大了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的收入差异。Atkinson(1999)觉得劳动需要从非技术工人向技术工人的转变使得技术劳动部门的薪资上升,非技术劳动部门的薪资相对降低,从而出现大的薪资差异。而技术和劳动规范、分配规范改革可以调节这种差异。技术变迁使得经济对技术工人、熟练技术工人的需要增加,同样将引起薪资差异的增大,特别是对欠发达国家商品的购买使得技术工人的收入比重不断上升,而非技术工人、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份额则持续降低。
金融危机对收入影响非常大,危机中劳动收入份额明显缩短,特别是工会和社会保障规范较薄弱的国家。研究发现,危机初期工薪相对较高职员的薪资第一降低,随后危机对就业、薪资、价格将产生一系列影响,薪资低的群体将处于愈加艰难的境地。
领取薪金的主要有企业管理层、经理职员、专业职员、艺术创作职员等。企业高管收入增长被觉得是产生收入差异的要紧驱动力并引起广泛研究,研究发现,北美高收入者收入份额的飞速增长与高管薪资的爆发增长密切有关,高收入阶层的收入组成发生巨大变化,食利者被高薪资工作者代替[2]。
对于转型国家收入差异的变化,Commander et al(1999)发现1992年后俄罗斯收入差异的主要影响原因是收入结构变化,薪资差异增大使得基尼系数增加,但遭到薪资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降低的抑制。
企业家收入增加是收入差异增大的要紧推进原因,Mitra和Yemtsov(2006)发现转型国家劳动收入分配是产生收入差异的决定性原因,薪资差异增长也扩大了总收入差异。东欧、中国、俄罗斯收入差异的一同主导原因是薪资占收入比重的降低。
2.自营收入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各国政府为了缓解失业重压大都鼓励自营就业,特别是在转型国家,因为渐渐解除去对私有经济的法律限制,其自营收入稳步增长,相应的薪资在总收入中的份额降低,而自营收入与个人和家庭的初始资产、收入密切有关。而为没钱人提供筹资便利以促进自营小商业进步,对缩减收入不平等、减少贫困具备要紧意义。
各国统计的劳动收入份额差异一定量上与没考虑自营收入有关。自营收入较雇佣收入更发散,是讲解收入差异的要紧原因之一。世界银行报告觉得,拉美高收入差异非常大程度与自营就业有关。
3.农业收入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农业经营与其他的小规模家庭自营极易受小困境和经济波动的影响。学者们一般将西方农场主作为企业主研究,而进步中国家的农业就业则与二元结构和合法就业没办法满足社会需要有关。Katchova(2008)、Peake和Marshall(2009)发现农业与非农业自营收入无明显差异,但农业收入明显高于非农业自营收入。Babatunde(2008)觉得非农业收入增大收入差异,消除贫困家庭获得非农业就业机会的障碍有益于公平收入分配。而Adams(1999)对埃及农村区域的研究发现,种植业收入是与收入差异最具正有关性的收入来源,土地分配不平等亦可引发种植业的收入差异。
3、资产收入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1.财富问题。
财富(财产)包含资本、房地产、土地等,代表短期和长期保持收入的持久能力,是长期经济安全的衡量方法。财富和收入紧密有关,收入用于储蓄或投资转换为财富,而财富是收入的来源之一,拥有较多收入的家庭可积聚较多财富,而拥有较多财富的家庭可获得额外收入。
Kopczuk和Saez(2004)发现“大萧条”、“新政”、二战对美国高财富持有者的财富份额产生了持久影响,这与Piketty和Saez(2003)觉得资本收入对于高收入者的重要程度降低的结论一致。具备说服力的讲解是收入和遗产累进税削弱了持有者维持财富的能力,同时股权分散化也使得股市收益损失分散更为广泛。
转型国家很多的公有资产私有化对收入分配也产生了长远影响,至少在短期内恶化了资产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并致使收入差异增大,而一般居民更少有机会从私有化资产中得到收益。同时,转型国家的另一个问题,即很多非正式、隐藏财富亦随之产生。
2.资本收入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研究发现资本收入极具变化性,占可支配收入的份额也呈逐年增长态势,资本收入对收入差异有相较于其占收入份额不成比率的高贡献。Saez(2005)发现20世纪初美国、加拿大的高收入者收入份额降低主如果资本收入降低,“大萧条”和二战对资本收入产生了持久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家庭参与股票持有得到了巨大进步,主如果一同基金、个人退休金账户、养老金的固定交费计划增大了持有机会,另一个驱动原因是人口过渡和家庭聚筹资产负担退休的需要。而家庭进行更具风险的投资组合和退休金投资理财对金融和分配将产生要紧影响,尽管在家庭资产中份额有限,但伴随股市参与的常见性,股票持有渐渐成为影响总体净财富差异的要紧原因。关于股市参与的增大与财富差异关系的研究有非常大分歧,一些学者觉得金融工具的日益开放带来的收益会减少财富差异;Guvenen(2006)则觉得股市参与的有限性可以讲解美国财富差异,而股市参与扩大则会减少财富差异。
即便在居民投资组合多样性的富裕国家,房地产依旧是家庭财富中最大的组成部分,进步中国家的房地产同样占较大份额。但作为家庭资产中最大多数的住房并非净差异的主要来源,Bilias et al(2008)发现住房财富对净差异影响比股票持有小,而且与差异总体趋势并不同。
3.土地、自然资源收入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土地集中一直是农村及全社会收入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土地分配不平等也从方方面面影响收入差异,如种植业收入。
自然资源禀赋一般与所有权和租金的高度集中相联系,从而致使大体上收入差异的增大。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因为对资本、技术、技术劳动较少的需要而有更大的收入差异。在一些国家,因为土地、自然资源、资产所有集中在少数群体,从而产生了较大的收入差异。
研究各种收入来源对于总收入的水平、分配的相对重要程度是考察收入差异的一个要紧方面,可以确定各收入来源对总收入差异的贡献。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比重与其对收入差异的贡献有关但并不同。一种收入来源的比重在所有家庭增加同样的幅度并不会引起收入差异的变化。收入来源对收入差异的贡献与收入来源占收入的比重和该收入来源内部差异程度有关。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特定收入来源对收入差异的贡献并不同,分解标准的不同也会导致剖析结果的差异。
由收入来源考察居民收入差异对认识收入差异是什么原因和结构有着要紧意义。中国地域差异巨大,对居民收入来源的全国性考查和分解不适合操作,因此,多采取地域、行业、人群比较进行收入差异剖析。但对居民收入来源剖析和分解在地区经济剖析中依旧存在非常大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BLANCHARD O.The Mepum Run[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7,(2):89-158.
[2]SAEZ,EMMANUEL.Top Incom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over the Twentieth Century[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5,3(2-3):402-411.